历史沿革
980ky开元临床药学室成立于2005年,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较为熟练的临床药物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及具有初步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能协助临床医师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帮助医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用药的依从性的高级临床药学人才。
2010年和2012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临床药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完整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在国内高等学校临床药学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
师资队伍
临床药学科现有教师32名,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10名,其中15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教师从事临床药师工作。
人才培养
临床药学教研室目前为临床药学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总论、药师沟通、临床药学代谢动力学、天然药化、天然药物概论、医学遗传学及遗传药理学、妇产科疾病药物治疗学、肿瘤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呼吸性疾病药物治疗学、儿科疾病药物治疗学、内分泌疾病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性疾病药物治疗学、消化性疾病药物治疗学、肠内肠外营养药物治疗学。
就业去向:医院、科研、医疗保险、教育等部门;从事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从事药物研究开发与药物临床评价、从事医疗保险、药学教育等工作。
学术交流
本教研室近5年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参与了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以及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国南卡大学等著名大学进修提高。
社会服务
临床药学学科拥有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3个。现有招生专业包括通科培训专业、抗感染药物专业、呼吸疾病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消化专业、抗肿瘤药物专业、营养支持药物专业、疼痛药物治疗专业,迄今为止,已培养来自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临床药学学员百余名。
本学科是药学和医学结合的桥梁学科,现拥有4个《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可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的专业包括感染、呼吸、神经内科、肾病、内分泌、耳鼻咽喉、消化、妇产、肝病、结核、精神、泌尿、皮肤、血液、心血管、眼科、肿瘤、内分泌乳腺外科、血管外科、肝胆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骨科、小儿呼吸、小儿神经病学、小儿血液病、小儿肾病、小儿免疫。
临床药学学科与儿科学联合主办《儿科药学杂志》,该杂志是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
科学研究
2014年李頔博士荣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抗菌肽AHP12在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效应蛋白或靶标蛋白鉴定及功能机制研究》(8140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