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药理学教研室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分迁来渝组建,在我国老一代药理学专家全钰珠、郑明祺、薛春生、刘文清和龚旭龄等教授带领下开展抗血吸虫药物筛选、钙调蛋白与CNS调质和休克机制与药物筛选研究,从而奠定了980ky开元药理学学科药物代谢动力学、心血管药理学和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方向的基。缶胃咔、黄婉芸、周岐新、周远大、涂植光、李克敏和董志等教授数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从1995年起为药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已成为药理学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西部地区处于先进地位,有一定的国内知名度和有重要影响力。
教研室1981年获药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1986年获西部地区最早的药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和1999年分别评为四川省与重庆市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获重庆市教委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在药理学科的大力支撑下,于2007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获得药学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获得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医分中心,2018年获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药理学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教研室目前有在职教师18名,包括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10名,讲师2名;其中13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药理学(第二批)及药学(第三批)重庆市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2层人选1名,获重庆市教委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命名2名;国家新药审评专家和保健食品审评专家2名;重庆市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等学术兼职8人。
人才培养
药理学教研室目前为全校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成人教育专科和本科开设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合理用药等课程,开设全校公选课程药物治疗学、新药进展与评价;为留学生开设的课程有Pharmacology。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药理学。《药理学》为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近5年教研室主编、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教材/教辅20多本。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国家、学校及学院中文、英文讲课比赛获奖。
科学研究
目前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团队:神经精神药物药理学、炎症免疫药物药理学、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近五年来在Biomaterials、Free Radic Biol Med、Mol Pharm、Neuropharmacology、Front Cell Neurosci、Clin Cancer Res、Crit Care、Sci Rep、J Appl Toxicol、J Nutr Biochem、Mediat Inflamm、Mol Nutr Food Res、Pharmacol Res、Toxicol Appl Pharm、Phytomedicine、Curr Alzheim Res、Cell Tissue Res、Mol Pharmacol、Bone、J Diabetes Complicat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影响因子3.0以上SCI论文近30篇,。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科技局)重大专项子项目、重点项目等10多项的研究。
社会服务
教研室承担了重庆市执业药师考前培训、重庆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等工作。与多家药物研发、生产企业合作,每年承担了多项企业委托的横向合作项目。
学术交流
近五年,本教研室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参与了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以及到国外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院所进修提高。
教研室主任:杨俊卿教授
教学秘书:吴柯副教授
教授:杨俊卿、何百成、万敬员、蒋青松、刘颖菊、周维英
副教授:杨俊霞、邱红梅、孙文娟、王红、罗映、吴柯、黄家君、杜为民、况舸、李小丽
讲师:冉冬芝、袁梽漪